著作權都包括哪些權利?
著作權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。
人身權是精神權利,包括4項:發(fā)表權、署名權、修改權、保護作品完整權。
發(fā)表權:就是決定作品是否公之于眾,將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開,發(fā)表權只有一次,作品一旦發(fā)表,發(fā)表權就消失了,以后使用作品,都和發(fā)表權無關了,都是使用權的表現(xiàn)。
署名權:就是表明作者身份,在作品上寫名字。作者有權署名,也有權不署名;有權署真名,也有權署假名或筆名;也有權禁止別人在自己作品上署名。
修改權:就是修改或授權他人修改作品。修改與否,怎么修改,是否授權他人修改,都應根據(jù)作者意愿。
保護作品完整權:就是保護作品不受歪曲、篡改。作者有權保護作品不被他人丑化、隨意增添刪除,或其他損害性的變動。保護的是作者的聲譽聲望及作品的完整性。
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,這兩項是相互聯(lián)系的,但保護的重點不一樣,修改權保護的是作品的表達、表現(xiàn)形式的完整;而保護作品完整權則是要保護作品的思想內容完整。一般大幅度的修改可能導致作品思想思想內容的歪曲和篡改,這時,就同時侵犯了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兩項權利。但任何一項侵權,都不必然導致另一項侵權。
財產權主要包括12項:復制權、發(fā)行權、出租權、展覽權、表演權、放映權、廣播權、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權、攝制權、改編權、翻譯權、匯編權。
對于財產權,權利人可以將部分或者全部許可他人使用或轉讓給他人,并獲得報酬。
復制權:就是將作品制成復制品的權利。
發(fā)行權:就是向公眾出售或贈予作品的原件或復制件,作者還有權決定發(fā)行的形式和地域。
出租權:就是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或計算機軟件。而其他類型的作品,法律沒有賦予作者出租權。所以,對其他類型的作品,未經(jīng)作者許可出租,則不是侵權行為。
展覽權:就是公開陳列美術作品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復印件。作品原件的展覽權屬于原件的持有人。而復印件的展覽權還是屬于作者。
表演權:包括兩方面,一是公開表演作品,作者可以自己表演,也可以授權他人表演;二是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,就是機械表演,借助錄音機、錄像機等設備傳播作品的表演,像飯店為顧客播放音樂就屬于機械表演。
放映權:就是通過放映機等設備,公開再現(xiàn)美術、攝影、電影及類似電影作品。對電影作品來說,放映權就是其主要的著作權。
廣播權:就是以有線、無線及擴音器等方式,向公眾廣播傳播作品。
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權:就是以有線或無線方式,向公眾提供作品,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。權利人可以采取技術類保護措施,他人不得故意避開或破壞。
攝制權:就是以攝制電影或類似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。包括將作品拍成電影、電視等,也包括將作品制成錄像,如講課錄像。
改編權:就是改變作品,創(chuàng)作出有獨創(chuàng)性的新作品。一是不改變作品類型的改編,如把長篇縮寫成簡本;二是不變作品內容變類型,如把小說改編成劇本。改編是產生演繹作品的主要形式。
另外,改編權和改編者權是不同的,改編權是對作品進行二度創(chuàng)作,改編者權是改編者經(jīng)二度創(chuàng)作后對新作品享有的新的著作權,新作品是原作和派生創(chuàng)作雙重創(chuàng)作的產物,要是對新作品再進行三度創(chuàng)作,就會受到原著作權和再創(chuàng)著作權雙重授權的制約。
翻譯權:就是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。主要針對的是文學或口述作品,把漢字作品翻譯成外文或少數(shù)民族文字作品,或把外文作品翻譯成中文等。翻譯不能改變原作品的內容。
匯編權:就是將作品或作品的片段,通過選擇或編排匯集成新的作品。匯編并不改變作品本身,只是一個匯集的過程,在選擇或編排上體現(xiàn)獨創(chuàng)性。像百科全書、字典、選集、全集、電子數(shù)據(jù)庫都是。有的在選擇和編排上沒有獨創(chuàng)性,就是簡單的拼湊在一起,這種行為,沒有付出創(chuàng)造性勞動,就沒有產生匯編作品,比如列車時刻表。